新華社北京8月14日電題:糾治PPT里的形式主義:少點花里胡哨,多些真抓實干
新華社記者徐揚、張博群
作為一種電子演示文稿,PPT本應是提高效率的工具,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卻變了形、走了樣,成為形式主義的新變種。
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(fā)《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(guī)定》,并發(fā)出通知指出,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是頑瘴痼疾,必須下大力氣堅決糾治。近來,一些地方部署開展“屏幕中的形式主義”專項整治行動,推動公務活動中的PPT制作“減量、減費、減負”,基層干部群眾對此紛紛點贊。但從近期通報的案例看,仍有一些單位將PPT匯報形式的好壞作為考核評價依據(jù)之一,甚至找第三方機構進行制作,加重基層負擔,助長華而不實的工作作風。
“工作干得好,不如PPT做得好;群眾掌聲多,不如PPT里動畫多?!庇谢鶎痈刹客虏郏簽榱俗龀鲆环莺每吹腜PT,不得不耗費大量時間鉆研設計。有的自己做不來,甚至動用財政資金外包給第三方機構制作。匯報者沉迷翻頁流暢,考核者在意視覺沖擊,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工作,硬生生被拖成數(shù)十分鐘的“屏幕表演”。
這背后是扭曲的政績觀。有的基層干部把做PPT當成表現(xiàn)機會,把本該用在服務群眾和抓具體落實的時間、精力和資金,浪費在不必要的特效包裝上。這種傾向,加重了基層負擔,造成了鋪張浪費,與求真務實的作風漸行漸遠。
糾治PPT里的形式主義,重點是要樹立正確政績觀。多些干貨、少些水分,多點實績、少點包裝。杜絕虛頭巴腦,讓那些追求表面花里胡哨的行為沒有市場,讓真抓實干蔚然成風。
糾治PPT里的形式主義,要堅決糾正考核評估“唯材料論”“唯匯報論”,讓考核評估從“看包裝”“看表演”回歸到“看擔當”“看實績”。凡是與工作實效脫節(jié)、與群眾利益無關的繁文縟節(jié),能減則減,該停就停,讓基層干部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上,讓財政資金更多花到惠民利民的“刀刃”上。
數(shù)字化不應成為形式主義的變異,而應是實干高效的助力。戒掉虛功夫虛招式,一心謀實事務實效,以實干推動發(fā)展,用實績造福于民。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(wǎng)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-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(jīng)營許可證 鄂B2-20231273 -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(jīng)營許可證(鄂)字第00011號
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1706144 -
互聯(lián)網(wǎng)出版許可證 (鄂)字3號 -
營業(yè)執(zhí)照
鄂ICP備 13000573號-1 鄂公網(wǎng)安備 42010602000206號
版權為 荊楚網(wǎng) m.gzjqrwl.com 所有 未經(jīng)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